宝宝打疫苗的针口流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宝宝打疫苗的针口流血,主要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有关,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与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并不会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可应用无菌棉签进行局部按压。
1、正常情况:宝宝接种的疫苗种类较多,主要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狂犬病疫苗等,通常采取皮下接种法、肌肉接种法等方式进行接种。
在局部接种疫苗时,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如果家长不遵医嘱进行按压,创口无法凝血而引发出血,可能会伴有少量的疫苗液体外渗,此时通常不影响接种效果,用无菌棉签按压5分钟即可,出血可逐渐停止。
2、感染:在接种疫苗后,家长应注意带宝宝在接种点观察半个小时,无异常症状时才可离开。
如果宝宝打疫苗后,家长没有注意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使得注射疫苗部位的皮肤局部卫生不佳,或者过早沾水,容易导致感染而发生炎症,炎症对局部造成刺激,可以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渗出增加而出血,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
此时家长应避免让宝宝进行局部挠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红霉素软膏、新霉素氟轻松乳膏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3、血液系统疾病:如果宝宝存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可能因体内血小板较少,凝血功能下降,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因机体难以自行止血而出血,此时家长需尽快遵医嘱进行针对性用药,如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以促进止血,或使用咖啡酸片、氨肽素片等药物促进血小板生成。
对于疫苗接种部位出血时,家长不可进行过多揉捏,否则可能诱发感染,增加宝宝的不适感。
若宝宝的症状持续不缓解,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儿科就诊,完善视诊、血常规等检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