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铊中毒的治疗方法

铊中毒的治疗方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铊中毒的治疗方法

对于铊中毒至今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是金属络合剂、含硫化合物、利尿药等。对铊中毒基本的治疗原则是脱离接触,阻断吸收,加速排泄。

急性铊中毒的患者,需要尽快移出污染场所,用清水清洗收到污染的皮肤,经口服接触的患者需催吐,并用1%碘化钠溶液洗胃,而后饮用大量牛奶一帮助消化道内的铊尽快排出。

对于慢性铊中毒患者,首先需要询问患者接触史,找到铊污染源,尽快移除铊源,解除患者与铊的接触。

普鲁士蓝(六环高铁酸铁钾)、二巯基丙酸钠、双硫腙、硫代硫酸钠等药物可以与体内的铊发生络合,含硫化合物则会与之发生共价结合,结合后的铊能够更快速地经肾排出体外,因而上上述药物是目前治疗铊中毒的首选药物。

这些药物一半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通常与利尿药同时使用,以提高排铊的效率。

此外,口服氯化钾溶液也可以加速铊的排泄。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血液透析协助排铊。

催吐:首先应用最简单的方法,即用手指、匙柄、压舌板、筷子、羽毛等钝物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呕吐。也可用2~4%盐水或淡肥皂水催吐。必要时可用0,5~1%硫酸铜25~50ml灌服。

中枢反射性催吐剂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不能灌服催吐液者可用阿朴吗啡,成人5mg,5岁以上儿童1mg,皮下注射,5~10分钟可出现呕吐,但有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及吗啡中毒者禁用,已发生呕吐的病人应多次饮清水或盐水使其反复呕吐,达到洗胃的目的。

洗胃:患者可取坐位,昏迷患者取平卧头侧位。假牙应取下。极度烦躁者可酌情给予镇静剂。一般使用洗胃管,昏迷患者及儿童可用普通胃管,出口端连接注射器后反复注液及抽吸,或连接在胃肠减压器上。胃管前端涂以石腊油润滑,经口腔(普通胃管可经鼻腔)插入。成人一般插入深度45~50cm。插入时如病人出现咳嗽或紫绀,可能误入气管,须迅速拔出重插。

插入后应首先确定管子是否在胃内。可先用注射器抽取,如见到胃内容物,则在胃中。亦可用注射器向胃内决速注入少量空气,同时在剑突下听诊可闻到气泡声,也可确定在胃内。

胃管入胃后应尽量先将胃内容物抽出,再行洗胃。洗胃时每次注入液体以200~300m1为宜,过多则易将中毒药物驱入肠内。洗胃应彻底,至洗出液完全清澈为止。对腐蚀性毒物,用洗胃软管,宜先灌入牛奶或蛋清,洗液量适当减少,洗胃后留置一合适胃管用于减压及观察消化道情况。

导泻:在催吐或彻底洗胃后,可由胃管注入或口服泻剂,使已进入肠腔的毒物迅速排出。常用泻剂为50%硫酸镁50ml(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毒物中毒者忌用)或硫酸钠10/μ15g溶于100ml水中。’体质极度衰弱者、。已有严重脱水患者及强腐蚀性毒物中毒者及孕妇禁用导泻。

(责任编辑:赖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