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政协委员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你怎么看?

政协委员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你怎么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政协委员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你怎么看?

如果仅从题主提的问题本身来看:政协委员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很容易引发误解,事实上提出这个问题的政协委员范小青女士主要观点是这样的,请看下面截图内容:

1、范小青委员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症结给指了出来。

学校教育:形式化布置课外作业,无形中加重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对于没有任何意义的课外作业必须要减负,绝不能让家长替孩子去操心,或者代替孩子去做。

家庭教育:家长要懂得怎样去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认真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能只做孩子课外学习的拐棍,从而让孩子养成严重的学习心理依赖。

2、给中小学生课外作业减负,需要老师和家长都明确各自职责。

近些年,不断有家长呼吁给孩子们减负,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减负,但是为什么仍然还没有减下来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至今都没有搞清楚老师和家长各自所承担的职责是什么。如有很多学校老师至今都把一些形式化的课外作业坚持给学生布置,并且这些课外作业还成了学校检查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检查指标,逼着老师们没办法减负。而家长们由于绝大多数不懂家庭教育,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和培养孩子,反而只把注意力放在陪伴和辅导孩子写课外作业上面。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既有紧密配合,又有各自分工,界线至今不明晰。

身为一家庭教育专业工作者,我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发现到目前为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界线至今不明晰,虽然两者既有紧密配合,但是却又有各自分工。家长该做哪些事情,老师该做哪些事情,家长根本不清楚,只能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对于相当一部分无视家庭教育存在的家长,连老师都推不动,根本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和品质习惯培养投入一点时间,完全把育儿任务都推给学校老师。

4、老师和家长一样,都面临着综合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这导致家校共同育人没办法顺利进行。

优秀的教师往往都懂家庭教育,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孩子的父母,但是绝大多数教师根本不懂家庭教育,所以很难给家长们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建议,只是单方面强调孩子的课外作业完成,甚至对给学生们预留的课外作业是否合理绝不加思考。而对家长们来说,同样也面临着不懂家庭教育,更不知道如何通过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品质来提升孩子学习能力,从而取得优秀成绩的观念和做法。所以,最终就导致家校共同育人没办法顺利进行。

虽然我是一名教师,但是我对这个建议非常支持。

两会期间,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议:

要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

她是这么认为的——

“社会有分工,家长不是老师,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养、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而不是具体教孩子怎么做作业。”

我觉得范小青虽然不是所谓的教育专家,但是她真正搞清楚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❶学校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既要立德树人,还要传授知识,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❷家庭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是家长用自己的言行去熏陶孩子的思想,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的成长。

可是,有很多的老师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给混淆了,学校里没有完成的任务交给家长继续完成,甚至有些老师把家长看成了自己的学生,给家长布置一些家庭作业:

■帮孩子做手工,画画,制作手抄报,甚至让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完成以后还要在孩子的作业本上、试卷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至于安排家长到学校担任志愿者,维持路队秩序、打扫卫生、进教室讲课等等更是家常便饭。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的各种网课。家长们白天上班,晚上还要给孩子的学习拍摄各种视频和照片,上传到各种群里,真是下班比上班还要累!

范小青认为——

➹如果说老师在校来不及教,学生在校来不及学,就是顶层设计不合理,教育大纲出了问题。

➹给小学生家长减负,就是给小学生减负,更是让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根本。

➹从教学大纲改起,给小学生减负,以所有作业基本在校完成为基准。

➹学校给家长布置的作业要适度和合理,看起来时髦其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教学,既增加家长负担,又影响孩子心灵,应该力避。

范小青,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

支持你!

我是朗月寒雪,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题主问题:政协委员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你怎么看?

我的回答:支持政协委员的提案!

范小青委员的提案:

“社会有分工,家长不是老师,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养、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而不是具体教孩子怎么做作业。

家长“陪作业”的不良之处:

首先,不能陪着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产生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差。

第二,家长不是老师,不一定懂得如何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第三,每天长时间“陪作业”,对下班回来身心疲惫的家长来说,是“不人道”的。

第四,如今小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家长未必都能了解,比如文稿演示,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完成的,这种“代做作业”的负担,让许多家长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作为一名老教师,要为政协委员的提案点赞!点赞理由如下:

一,这个提案,为年轻的家长减压!

范小青委员,是一个作家,关注群体主要是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她看到年轻父母压力太大: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已经让他们负重前行!工作了一天的年轻父母们,回到家中,还有一个无法推卸的责任:就是辅导孩子作业。

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些是小学生自己无法完成的。例如:过去去春游,作业就是让孩子写一篇游记!而现在,学校举办一个活动,老师就要要求学生做PPT,孩子做不了,孩子的作业就成了家长的作业。

这样的作业,对于小学生,确实难度系数太大。这纯粹就是给家长布置的作业。身心俱疲的家长们,为了孩子,挑灯夜战,真的累呀!

二、这个提案,还孩子以轻松快乐!

作业布置过度,剥夺孩子的玩的时间。孩子在学校学习六七个小时,回到家里除完成作业外,还要完成手工、手抄报、小制作、PPT……这些作业大量占用了孩子的课余时间!

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破坏了亲子关系!老师布置作业,大多是亲子活动。希望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这与其说是“希望”,不如说是“要求”。难度大的作业,孩子能力达不到,就出现家长大呼小叫,孩子哭哭啼啼!

这样的作业,让孩子倍受煎熬和伤害!孩子们,太苦啦!

三、这个提案,也为教师们减负!

这几年,学校的婆婆越来越多,好像任何一个上级主管部门都可以给学校布置作业:书画比赛,科技小发明,安全教育手抄报,永远写不完的征文比赛……这些作业,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布置给学校,学校布置给老师,老师布置给孩子,孩子布置给家长……

唉,这样的作业,老师需要指导、跟踪、修改、评比,怎一个“累”字了得!

减少学生家长陪孩子作业任务,是一件利家长、利学生、利老师的好事!希望不再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陪作业,恐怕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事。国家喊减负喊了这么多年,不但孩子的负担没减,家长的负担还增加了。近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就提出了“关于给小学生家长减负”的提案,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关于“陪作业”问题,范小青提出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陪孩子做课本知识方面的家庭作业。范小青认为,社会有分工,家长不是老师,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养、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而不是具体教孩子怎么做作业。大多数家长很难做到老师的程度,结果就是家长着急,难免打骂,孩子更加学不进,适得其反,有的干脆就由家长代做,学生根本没有用心学习,没有收获。而这种家庭辅导的优劣,也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

第二种是除了完成课本知识方面的作业题,家长还要陪着孩子做其他许许多多的“作业”。比如手工课的作业,美术课的作业,有的甚至要求小学生做APP,有的要求拍小学生做家务的视频。这些作业大多把孩子当成“天才”,很多作业大学生来了也得费点劲,简直是违反教育规律。有些学生家长厉害,学校还会大肆鼓吹,让其他普通家长都感到汗颜。可以说,这种“陪作业”,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

对于以上两个“陪作业”,真经认为应该区别对待。

第二种陪作业,应该坚决取缔。国家应出台政策,禁止这类超出学生能力范围,违背教育规律,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事实上,家长也可以自觉抵制这种作业。这种作业布置下来,孩子能做多少是多少,也不要去和别人攀比,因为最终比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而第一种“陪作业”,却是很难避免的。就算学校布置的作业孩子能自己做,有些家长也会安排其他任务给孩子。而且,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条件的家长应该适当陪孩子写作业,以帮助孩子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这种“陪作业”,恐怕没法去限制。

但是,现在有个不好的趋势,就是学校以减负为名,把越来越多的教育责任都丢给家长。去年,“南京家长已疯”就引发热议。学校不布置作业,不督促学生成绩,学校的压力是小了,但家长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是必须要避免的,学校还是应该负起教学的责任,孩子回家后则尽量也兴趣爱好和玩为主。也就是说,家长更多应该陪孩子玩,而教学,应该是老师的事。

总的来说,真经认为,不管是为孩子减负还是为家长减负,减负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而目的并不是要彻底解放家长和孩子,而且让家长学生们有更多时间做应该做的事,让教育符合孩子们的成长规律。

但看着一句话很容易,断章取义。产生误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政协委员的原话是什么?

“社会有分工,家长不是老师,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养、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而不是具体教孩子怎么做作业。”范小青认为,更多的家长做不好老师该做的工作的,结果反而坏事——家长着急,难免打骂,孩子更加学不进,适得其反。有的干脆就由家长代做,学生根本没有用心学习,没有收获。

她还举出了家长“陪作业”的不良之处:

首先,不能陪着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产生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差。

第二,家长不是老师,不一定懂得如何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第三,每天长时间“陪作业”,对下班回来身心疲惫的家长来说,是“不人道”的。

第四,如今小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家长未必都能了解,比如文稿演示,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完成的,这种“代做作业”的负担,让许多家长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如果所有这些本应该学校完成的工作,都要由家长辅导完成,那么老师干什么?老师一定会说,在学校来不及完成。如果说老师在校来不及教,学生在校来不及学,那无疑就是顶层设计不合理,教育大纲出了问题。”范小青提出,给小学生家长减负,其实也是给小学生减负,更是让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根本。

“小学生的父母亲,三十多岁,正是工作压力最大,人生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如果全部用来辅导孩子,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入坑’!”因此范小青建议:请专家论证,从教学大纲改起,给小学生减负,以所有作业基本在校完成为基准。对学校也要有严格规定,学校给家长的“陪作业”任务一定要适度和合理。回家作业家长签字,是看学生是否完成作业,而不是检查对错,批改作业是老师的事情。看起来时髦其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教学,既增加家长负担,又影响孩子心灵,应该力避。

从政协委员的建议来看!

范小青说清楚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各自发挥的作用。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有一点本末倒置了。

道清了“陪作业的弊端”,一个让工薪家庭的家长变得身心疲惫的任务!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产生依赖性,对孩子的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

通过分析,做出判断家长陪作业任务,看起来时髦,其实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现实情况

家长陪作业确实让人有些无语,老王看过很多家长替小孩子做那些动手的作业。比如听写作业,还有制作海报等等。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很容易动怒打孩子,这会造成孩子心灵不健全!

赞同,但怎么实施改善又是一大难题。

范小青委员在采访中提到家长陪写作业几大不良影响:

不能陪着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产生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差

家长不是老师,不一定懂得如何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每天长时间“陪作业”,对下班回来身心疲惫的家长来说,是“不人道”的

如今小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家长未必都能了解,比如文稿演示,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完成的,这种“代做作业”的负担,让许多家长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陪写作业对家长来说,确实是极大负担。有位亲戚白天要上班,有两位女儿,一位三年级,一位是幼儿园大班,下班回来后除了要煮饭,帮孩子洗澡,打扫卫生,这时候还让她陪孩子写作业,她直言道:我太累了,根本没有时间,最想睡觉歇一会儿。

家长陪写作业苦不堪言,但怎么实施给家长减负又是一大难题。

1.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可能完全放下孩子的作业。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便自己手头拮据,也要想方设法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只要孩子成绩稍微有点波动,父母就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上窜下跳,完全放下孩子功课不太现实。

2.有可能将所有压力都转移给老师。有些父母不需要减负,因为他们原本的观念就是,只要送到学校,那么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就该老师全部教,反正不关我们的事。这时候减负反而不是好事,因为家长会变本加厉的要求老师做这做那。

3.减负不是教育的关键。减负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家长能把孩子教育好,尽可能通过家庭教育弥补资源上的差距,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对于家长的教育就必不可少。作为某家庭教育产品研发和运营者,深知家庭教育在家长群体中推行的难度,家长通常的心态是,宁愿交钱给孩子学习,也不要影响我打游戏的时间。

拍脑门想想,除了家长减负,还可以给每位家长开设做父母的培训,就像驾考一样,考试通过了,才给当父母……

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大屿海棠,希望你们关注我。

政协委员范小青提到:

“社会有分工,家长不是老师,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养、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而不是具体教孩子怎么做作业。

我对这个提案有以下看法:

一、陪作业的概念要点是监督孩子,培养学习习惯,不陪帮做作业。

1、“陪作业”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在低年级的孩子一般要家长在陪作业,尤其在一年级,让孩子在做作业时能全身心,不会三心二意,玩这玩那,做作业慢吞吞。家长要做到“全陪——半陪——不陪”的过程,也是做作业习惯的培养过程,这对孩子以后学习起了关键作用。

其次,在孩子学习的环境中,尤其课桌上,不能有任何东西。我个人认为最好在客厅,易监督,没什么东西干扰。

2、陪作业过程中孩子会问你作业,你只管当甩手掌柜,告诉孩子你自己做,或者明天去问老师,或者说我不会做。就这样,呵~~~~!

二、减负不是没有家庭作业。

1、学生家庭作业要实质性的,不是形式作业。比如做一些PPT,网上作答等等。低年级学生电脑不会怎么去做,那么只有家长代劳了。

2、作业量要控制,不要让孩子做到天亮都完成不了。布置作业也有层次、有梯度,不要都是难题,难到孩子直哭。

三、明确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职责。

1、家庭教育主要是在孩子的修养,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重视孩子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行培养,不要走入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的误区。

2、尽量不要帮孩子做作业,因为你不是老师,你不具备老师的一些教学方法,只凭自己以前学的知识教孩子,他们可能听不懂也不理解,你觉得简单对孩子来说可能难的。造成的后果是:家长着急,心急就骂,骂得孩子没有自信,更加不想学习,适得其反。

以上是我对这个提案看法!

这个提议真棒!长时间让家长陪作业,使得孩子都忘了作业倒底是谁的了。

我遇到过一个小女孩,当时读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成绩25分。不是小女孩不聪明,是因为天天依赖妈妈,妈妈不来陪着一起做她就不做作业了。

每天做作业时就让妈妈陪做。在一、二年级《汉语拼音》可是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可是小女孩就是不记那"声母、韵母",更不记拼音拼读方法和技巧。每天一当遇到拼音注汉字,或汉字注拼音的相关作业就让妈妈写在纸上让她照抄上去。久而久之,两年过去了,居然让考试卷上所有有关拼音的题都空着丢分了。为什么?很明显。小女孩认为有妈妈帮她做,形成了依赖。因此,大量的在校学习的时间里,小女孩就不注意听课。

考试成绩出来了。老师很生气地找家长训斥:"你女儿拖了我们班的总成绩!在即将放的暑假里,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要把你孩子的语文补上去!"家长说:"那为什么孩子的数学成绩会考得98分?我也没有怎么教她,不奇怪吗?"

显然然,老师把小女孩成绩差的责任全甩给了小女孩的妈妈了。对吗?我认为不对!这种情况属于:不当小女孩依赖她的妈妈帮她做作业,而且小女孩的老师也在长期依赖小女孩的妈妈了!我们要知道:

1.因为家长不是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师范训练,缺少教学引导等经验。

2.家长每天同样要为生活而忙碌,劳累一天后再来陪孩子做作业,肯定精力不济。所以要靠家长陪做作业来促进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结论是:成效不大!大家都会问:"要老师做什么?"

所以,政协委员提议不让家长陪学生做作业,我非常赞同!

我个人是十分赞同这个建议的!原因其实范嬢嬢已经说的很清楚。

我认为由家长来陪作业是一件极其不合理的事情。

我是90后,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的作业,全都是自己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独立完成的。

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作业必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以前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执行,不要去抄作业,少求助他人。

现在想想,其实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就是让他学会独立思考,课后总结并且延伸,把学习型思维培养起来,而不是依靠他人。

从现在去看小时候,大家会发现,成绩差的同学往往不怎么爱做作业,一般都是临检查之前抄同学的。

我自认为成绩不算好,但是小时候基本不会去抄其他同学的作业,因而也养成了遇到问题自己喜欢去钻研,实在弄不明白才求助同学或者是老师。过来人都知道,这样才是加深印象最好的方法。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流行起了父母陪作业,孩子的试卷必须父母签字。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第一,社会有分工,职业有不同

现在社会是一个分工很明确的社会,工人,农民,教师,医生,警察,飞行员等等。

我们来看一下词条上对教师的定义。

从这条词条上能看出,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我个人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仅只是把课上好,把该交代的作业交代完毕,完成必要的答疑解惑就成了。教师不应该把陪作业的时事情扔给家长,而是应该教会孩子如何独立的又快又好的完成作业。

要想成为合格的教师,必须通过一项《教育教学知道识与能力》的考试。

这门考试很多老师其实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去学习,但是里面有很多教育学的知识,需要老师应用到实践中,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现在出现了严重的待遇不平衡状态,很多老师因为收入问题,已经不再想成为一名老师了。所以我觉得提升教师收入也是势在必行的。

第二,家长能力有限

家长都是各种职业的,离开学校之后,很多基础性的东西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再想要捡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我国的国情来考虑,其实上了高中乃至大学的家长其实并不算多,要让这一类家长来辅导作业,那简直是要命。

就比如前段时间相声演员岳云鹏给女儿辅导作业一脸囧相的照片火了。岳云鹏学历不高,给女儿辅导作业也是一脸懵的。

其实这张照片能反应出很多家长的心声,(这里不是贬损学历低,请不要对号入座)。由于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一样,肯定就会有学历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就拿我自身来说,高中毕业之后拿到小学的数学题,我都是懵的,我凭什么来陪孩子作业,凭什么来辅导作业。

其实很多家长心里想着:我白天一天工作已经够辛苦了,晚上还得费脑子陪孩子做作业?那要老师干嘛呢,明明这是老师的义务,什么时候转嫁到家长的身上来了。

所以我认为,家长多陪孩子是必须的,但是陪作业,那其实就是让家长来辅导作业,那老师到底应该做什么呢?

第三,辅导方法问题

网上已经流传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了。

不辅导作业的时候就是慈父慈母,一辅导作业就是生死仇敌。

这其实也有第二点在里面,一方面是家长的能力可能有限,另外一方面,家长本身也不具备专业的教育辅导能力。很多思维上的东西是需要老师去引导发散的,而家长不一定具备这样的能力。当家长辅导孩子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家长就会震怒,甚至发脾气。

而专业的老师做专业的事情,自然是手到擒来。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要明确各自的责任。

做人做事父母才是孩子的人生老师,学习方面,老师才是学生的最好的导师,不是吗?

我觉得可以,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现在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孩子,吉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样的溺爱孩子,反而害了他,我非常赞同委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