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和造句形容气候和形容性格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他是一个温和的人,不喜欢向人大发脾气。
2、玛丽性情温和,像她妈妈。
3、你也许以为她的脾气十分温和,但她不是。
4、你们做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
5、妈妈用她那温和的双眸看着我说:“不要骄傲,下次努力。”
6、伦敦四季气候温和,真是旅游的好地方。
7、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扩展资料:
温和
[ wēn hé ]
1、(气候)不冷不热。
2、(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 wēn huo ]
(物体)不冷不热。
引证释义:朱自清《旅欧杂记·威尼斯》:“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用温和造句形容气候和形容性格
1.今天天气温和,适宜外出郊游.
2.南方的天气一向很温和.
3.清明时节,气候温和湿润,草木抽出新芽。
4.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冬日里的阳光或许是微弱,或许是温和,但总能在刺骨的寒冷中给人以温暖。
6.雨季越来越短,时而温和时而激烈。
温和(表示态度):
1、上课时,老师总是用温和的目光看着大家,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2、大熊猫的性情温和,小朋友们都喜欢它。
3、奶奶对我的态度总是那么温和。
4、妈妈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我和妹妹。
5、李老师说话很温和,从不向我们发脾气。
2、用“温和”的不同意思造句气候不冷不热
用“温和”的不同意思造句
1、指天气不冷不热。
造句:
(1)今天的天气很温和,适合出门旅游。
(2)在这样温和的天气出游才是最好的享受。
2、指态度等很温柔。
造句:
(1)他是个慈祥的老人,说话语气从来都很温和。
(2)她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就算我们犯了错,她也会温和的教育我们。
3、的不同意思造句温和(表示气候):温和(
1、南方气侯温和,有些地方一年四季温暖如春。
2、 妈妈温和地对我说:“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
3、我们特别喜欢语文老师,因为他很温和,从来不发火。
4、温和造句(表示气候) (表示态度)
(表示气候)
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天凉爽干燥,冬天温和多雨。
温和的春风为大地带来了浓浓的绿意。
春天的天气很温和。
今天天气温和,适宜外出郊游。
今天春风和煦,阳光普照,是个气候温和的好日子。
温和,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wēn hé,意思是1、指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激烈。2. 指气候不冷不热。3. 指物体具备使人感到暖和的适当温度。
中文名
温和
外文名
Kindly
拼音
wēnhé
属性
多音词
近义词
和气
①(气候)不冷不热:昆明气候~,四季如春。
②(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脸色~ | 谈吐~。
【近义词】平静、平和、平缓。
【反义词】粗暴、寒冷、暴躁。
基本解释
(1) [kindly;gentle;mild]∶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
态度温和。
(2) [temperate;moderate]∶冷热适中;不冷不热。
温和的地区。
引证详解
指性情、态度、言语等温柔平和。①《逸周书·官人》:“心气宽柔者,其声温和。”②《汉书·王莽传下》:“后谊明,母道得,温和慈惠之化也。”③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 中令长子守忠 ,温和多礼。”④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虽不嫺文翰,而吐属温和。”⑤ 老舍《二马》第五段三:“ 马威皱着眉,板着脸,眼睛里一点温和的样儿也没有。”
指气候不冷不热。①《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罽宾地平,温和,有目宿,杂草奇木。”②《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又蚕性畏寒怕热,惟温和为得候。”③朱自清《旅欧杂记·威尼斯》:“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指物体具备使人感到暖和的适当温度。元胡祗遹《一半儿·四景》曲:“被儿底梦难成,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冷。”
温和(形容气候):
这几天的天气很温和。
温和(形容态度):
老师温和地跟我交谈起来。
(形容气候)这几天天气一直都很温和。
(形容态度),,我的妈妈温和地跟我交谈起来。